稳粮 强牧 做精特色 阿勒泰现代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热依达报道)9月22日,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0场上,阿勒泰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王芳介绍,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依托丰富水土资源,聚焦现代种植、特色林果、规模养殖,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农牧业加工业发展格局,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福海县捕鱼场景。常化洋 摄
阿勒泰地区作为“北疆水塔”,水土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692万亩,还有92.58万亩具备开发潜力的后备耕地。基于这一优势,当地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农牧业发展格局。
王芳说,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阿勒泰地区全力落实责任。通过优化种植布局、推广高产良种以及开发后备耕地等举措,筑牢产粮根基。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至206.45万亩,同时,积极推进21万亩后备耕地开发和11.9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朝着构建“北疆粮仓”目标迈进。
有了稳定的粮食生产基础,阿勒泰地区在畜牧业领域的探索也更具底气。
布尔津县的“职业代牧人”制度入选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典范,青河县草原畜牧业转型经验入选国家“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当前,当地肉牛肉羊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占比达到34.8%。2024年,牲畜最高饲养量达477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为22.3万吨。创新推行的“四季均衡出栏”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牧业的季节性瓶颈问题。福海县建成的万头安格斯牛育肥基地,推动肉制品加工增值率攀升至150%。
富蕴紫皮大蒜迎丰收。阿吴英·哈德勒别克 摄
特色产业的发展是阿勒泰农牧业的一大亮点。种植业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食葵、籽用瓜、中草药、小浆果四大特色作物实现规模化种植,其中,中草药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沙棘等小浆果深加工转化率高达80%,成功开发出冻干粉、口服液等高附加值产品。水产与养殖业不断创新,冷水鱼产量达1.58万吨,吉木乃额河螯虾“北繁南养”技术打通南北养殖链,苗种畅销全国;驼奶产业形成“牧场+工厂+研发”全链条,2024年产值突破8亿元。
布尔津县的初秋田野。阿尔达克·拜斯汗 摄
农产品加工层级显著提升,培育出四级以上龙头企业55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5.27亿元,瓜子产业更是带动丰吉尔、恒德等6家本地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实现加工产值1.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