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国际肉苁蓉暨沙生中药材学术研讨会在吐鲁番举办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曹华报道)4月24日上午,为期三天的第十三届国际肉苁蓉暨沙生中药材学术研讨会在吐鲁番市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以 “深挖沙地中药健康价值,推进肉苁蓉产业提质增效,打造沙区特色生态产业”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肉苁蓉主产地政府领导和地方技术人员参加。
4月24日,第十三届国际肉苁蓉暨沙生中药材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刘丽燕摄
研讨会期间,29位代表将围绕肉苁蓉寄生机制、药理作用、产品开发等领域作专题报告。同时,围绕肉苁蓉列入食药同源目录的政策、机遇展开讨论。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将荒漠肉苁蓉纳入食药同源目录,但管花肉苁蓉(主产新疆)尚未获批,制约了新疆等地的产业升级。代表们呼吁,要加快政策落地,利用 “药食两用” 属性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推动肉苁蓉从原料输出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市、和田地区等地通过 “肉苁蓉 + 红柳 / 梭梭” 的种植模式,不仅治理了大片沙漠,还带动了农牧民增收,每亩肉苁蓉年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主产区年药材产量达1万余吨,占全国年产量的80%以上,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准噶尔盆地沙区的3个集中连片产区,不仅彻底解决了肉苁蓉资源短缺问题,还获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讨会的举办,将为肉苁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政策建议,进一步推动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