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一地连三国”优势 阿勒泰激活口岸开放新动能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婷报道)“‘一地连三国、四口通欧亚’的区位禀赋,正加速转化为阿勒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优势。”9月22日,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0场上,阿勒泰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王赟介绍,当地以吉木乃、塔克什肯、红山嘴3个常态化开放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为核心支点,持续提升口岸能级与贸易便利化水平。
作为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阿勒泰始终把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在提升进出口通行能力上,当地精准发力推动口岸“流量”变“增量”:吉木乃口岸过货量从2022年的11.7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5.49万吨,增长32%;塔克什肯口岸升级货运通道,将货运等级从Ⅱ级提至Ⅰ级后,2024年口岸过货量达403.2万吨,连续六年位居全疆公路口岸过货量之首。2023年以来,全地区累计进出口货运量达907.45万吨,货值282.89亿元,出口商品车数量达38234辆,开放型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在吉木乃口岸等待出口的车辆。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口岸能级的提升,更体现在功能布局的持续优化上。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成功挂牌,吉木乃县国际农业合作交流中心建设项目主体部分顺利完工;吉木乃、青河出口果蔬包装仓储库及吉木乃跨境电商分拣中心相继投用,实现了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的果蔬常态化出口。进口品类的突破同样亮眼:吉木乃边民互市新增冻鱼、散装初榨葵花籽油等品类,其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填补了西北五省区陆路口岸的空白,让北冰洋生鲜可直达北上广等城市市场;青河县公用型保税库落地,实现地区保税进口“零的突破”,布尔津县出口沙棘基地完成海关备案,为本地沙棘产品敲开俄罗斯市场大门。
一批来自俄罗斯的低芥酸菜籽油从吉木乃口岸顺利入境。吉木乃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功能升级为合作铺路,阿勒泰更以平台为纽带深化对外交流,让开放“朋友圈”持续扩大。王赟介绍,依托口岸及“环阿尔泰次区域国际合作”平台,当地构建立体式开放通道,成功举办环阿尔泰次区域国际合作会议。会上签署11项友好关系意向书、9项合作计划及13项经贸合作协议,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对外交流合作在各领域不断深化。
如今,阿勒泰正加速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着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以更开放的姿态携手开拓国际市场。